近日,“全球首个海水淡化浓盐水提锂合作项目”落地青岛,一度引发提锂概念股异动。
3月初,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与礼思(上海)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启动“全球首个海水提锂工厂”建设项目。青岛水务集团宣传干事邹家浩表示,现已完成项目建设与商业合作方案,预计12月底正式投产运行。
青岛市南区。图/视觉中国
(相关资料图)
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目前计划是今年上半年开工,12月底前项目建成投产,预期产能大概在百吨级,“长远规划目前还在计划中,可能到2024年或2025 年达到千吨级”,但要看项目投产之后的情况。
锂作为新能源电池的必备原料,被誉为“下一代石油”。海水提锂,则是一种将海水中的微量锂离子提取出来,并转化为高纯度金属锂或者其他形式的可用锂产品的技术。
数据显示,海水中储有2300亿吨的锂资源,是目前全球可开采陆地锂资源总量的1.6万倍。
那么,海水提锂真的来了吗?将对锂资源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?
从实验室到产业化
事实上,海水提锂并非新概念,至少从2003年就有研究论文发表,在2015年左右就有了工艺进展,日本、美国等国家已从事多年海水提锂的研究,中国国内也有不少科研人员从事该领域的研究,但目前都停留在实验室里,并未实现产业化。
因此,相关报道都将前述海水提锂项目打上“全球首个”的标签,如果该项目能够建成投产,无疑将开海水提锂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先河。
据了解,项目选址青岛水务集团百发海水淡化厂内。2021年5月,青岛水务集团与礼思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并于2021年12月在百发海水淡化厂启动浓盐水提锂中试试验,2022年完成两轮中试试验。
邹家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“根据中试试验结果,效果是比较好的。”
百发海水淡化厂是青岛水务集团的下属企业。据青岛水务集团官方介绍,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,设计日产能20万吨,是全国最大的膜法海水淡化项目、最大的市政供水海水淡化项目。截至目前,累计供水超过1亿立方米,已经成为青岛市重要水源。
据邹家浩介绍,海水提锂的项目,主要在海水淡化过程中产生的浓盐水中进行提取,是对浓盐水的深度和二次利用。“浓盐水锂离子浓度相比普通的海水要高,所以有一定的成本优势。”他说。
海水提锂示意图。图/礼思科技官网
据报道,从2021年12月起,礼思科技针对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厂的排海浓盐水,开展了一年的海水提锂工程化验证,其海水通过量达20万吨,定型了一款适合大规模海水提锂的工业化装置。
报道称,该海水提锂项目的七百多组实验数据表明,产品满足了下游客户的质量要求,并完全达到环保标准。同时,礼思科技还进行了极低锂含量的原海水提锂实验,其吸附效率也完全达到设计的工业化要求。
礼思科技首席科学家汤卫平表示:“锂离子筛材料是这个项目的核心,它以离子交换的方式瞬间将海水中的锂离子吸附,提锂工艺与零排放工艺的有机结合,不会对海水生态环境产生任何负面影响。”
汤卫平说,这一项目的工艺和技术应用开创了规模化海水提锂的先河,也为大规模、高效、环保的盐湖等场景提锂以及城市污水提锂提供了新的技术线路图。
礼思科技董事长袁东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,项目建成以后,大概可以达到10吨、20吨甚至上百吨的产能,“完全取决于排海浓盐水的通过量和所含锂离子的浓度”。但他坦言,要进行上千吨的生产,目前还不大现实。
他说,海水里的锂离子和陆地上的锂矿石和盐湖相比,含量还是非常地稀有,青岛的项目是对锂离子筛的一个测试,从原理上到工业设备和工程工艺上,目前为止都是可行的。“我们在探讨下一步怎么能够进行规模量产,并在其他含锂资源中使用,对此,礼思有信心。”袁东表示。
成本是关键
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,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储能电池、手机电池等领域。随着电动汽车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,锂电池市场的规模大幅增长,预计未来30年将消耗目前全球可开采锂储量的1/3。
数据显示,海水中储有2300亿吨的锂资源,折合成碳酸锂超过5400亿吨,而目前可知的全球可开采的陆地锂资源总量只有1400万吨左右。因此,海水提锂也被广泛视作未来缓解锂资源短缺的“新的路径”。
锂电行业资深研究者、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,从技术方面来讲,海水提锂是不难实现的,但关键在于生产成本。
据了解,海水中的锂离子浓度极低,是澳大利亚锂辉石锂浓度的十万分之一,是智利阿塔卡玛盐湖锂浓度的万分之一,因此相比锂矿提锂或者盐湖提锂,海水提锂成本也会更高。
墨柯表示,“海水中的锂含量极低,即便技术能实现,成本也会高得吓人。”据他介绍,海水中的锂含量约为0.17mg/L,理论上提炼1.7吨碳酸锂,大概需要淡化1000万吨海水。
事实上,任何一种矿产资源开采的价值,主要取决于经济性,也即生产成本。海水中溶解有约77种元素,根据估算,海水中蕴藏着大约2000万吨黄金,但却没有人提取,究其原因就是成本实在太高。
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德国化学家弗里茨·哈伯曾设计了一种从海水中提取黄金的方案,希望能借此来支付战争赔款。根据他的研究,每一立方公里的海水当中,可以提取5吨黄金。
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,哈伯组织了一支考察队,用海洋考察船从海洋中提取黄金,但前后尝试了一年以失败而告终。究其原因,就是因为海水中金元素含量太低,处理海水的成本太过惊人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1997年的时候,日本科学家松本曾用水银通过照射方式变成一个新的原子,最后提炼出了七百克左右的黄金。但投入的人力物力的成本已经高出黄金本身价值很多倍,完全没有经济价值。
回到海水提锂,据业内人士透露,目前,国内锂云母提取碳酸锂的成本约为10万元/吨,锂辉石提锂的成本约为6万元/吨,盐湖提锂的成本约为4~5万元/吨。海水提锂只有将成本控制在这样的范围,可能才有提取价值和经济收益。
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,左右海水提锂产业化进程的核心问题在于成本控制,“如果能够将海水淡化和锂盐提取的成本控制做到可控,则会对锂资源的扩充带来巨大促进”。
墨柯介绍,目前海水淡化成本每吨大概4~5元。他认为,以海水淡化为主业,提锂为副业,才有经济价值。而青岛海水提锂工厂,就是作为海水淡化厂副业而建设的项目。
青岛水务集团和礼思科技方面,均表示目前所提出的碳酸锂成本,低于现在的市场价,有合理的利润空间。但被问到海水提锂的成本,以及究竟能有多大经济价值,青岛水务集团和礼思科技均未给出明确解答。
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,3月23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下跌,电池级碳酸锂跌10000元/吨,均价报28万元/吨;工业级碳酸锂跌10000元/吨,均价报24万元/吨;氢氧化锂跌4000~5000元/吨。
其中,电池级碳酸锂从去年11月最高价格约60万元/吨,到现在跌破30万元/吨,仅短短三个月时间,而目前碳酸锂价格已较最高位跌幅约50%。
影响几何?
在自然界中,锂主要以锂辉石、锂云母及磷铝石矿等形式存在。目前全球已探明陆地锂资源总量只有1400万吨左右,而且分布不均,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的智利、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等国家。
公开数据显示,我国锂资源量占全球总量的5.7%,可开采资源少,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74.5%,预计2025年我国锂资源自给率仅9.6%。
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锂消费国,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锂盐和金属锂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。据海关数据,2022年我国碳酸锂进口量为13.6万吨,同比增长68%。
而海水作为一种非传统资源,不受地缘政治的限制。因此,该项目的落地被认为对于逐步缓解中国锂资源严重依赖进口问题,推动实现锂资源自主可控,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不过,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一看法目前还稍显乐观。
根据信公资讯的预计,到2025年,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碳酸锂的需求约为46.3万吨。而国内电池企业国轩高科的董事长李缜去年曾预计,到2025年,中国的碳酸锂总需求量大致为60万吨。
以百发海水淡化厂的海水提锂项目为例,即便如袁东所说,可以达到10吨、20吨甚至上百吨的产能,但相对万吨级别的碳酸锂需求量来说也不具可比性。即便不考虑海水提锂的成本,以目前可估的产量计,其跟盐湖提锂、锂辉石提锂等主流提锂方式相比,很难有市场竞争性。
分析认为,目前海水淡化提锂项目更大的意义,是体现在对海水淡化后的废弃资源的再利用,在锂资源开发利用的层面,经济价值相对较小,对市场的影响相对也会有限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如何进一步优化改进现有的盐湖提锂技术,合理开发国内众多资源禀赋不尽相同的盐湖,目前来看,可能才是国内锂资源保供的关键。
一方面,海水提锂开辟了锂资源的新来源,为碳酸锂提供了新的技术线路图,战略价值不言而喻。但另一方面,海水提锂高成本问题突出,未来能否普及,能否体现出战略价值,关键在于技术的成熟度,以及能否具有成本优势。
作者:孙晓波
Copyright 2015-2022 时代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